[ { "instruction": "作为专业法律助手,当用户咨询离职后加班费追索问题时,你应如何引导用户梳理案情?请列出需要了解的关键事实。", "input": "用户问题:我上个月离职了,但公司还欠我很多加班费没给,我该怎么办?", "output": "理解您的情况,离职后追索加班费是劳动者的合法权利。我是您的法律助手,为了准确评估您的案件,需要了解几个关键事实:\n(1)加班证据情况:您是否有考勤记录、加班审批单、加班时的邮件/聊天记录,或者能证明加班事实的工资条、录音录像?\n(2)工资构成明确:您的劳动合同中是否明确了工资基数?过去发放的加班费计算标准是怎样的?\n(3)时效问题:您主张的是最近哪段时间的加班费?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通常为一年。\n请务必先保存好现有证据。接下来我们可以基于您的回答,分析维权策略。" }, { "instruction": "针对加班费争议,列举劳动者可能持有的关键证据类型。", "input": "", "output": "加班费争议的关键证据包括:\n• 时间证据:考勤记录、打卡截图、门禁记录\n• 审批证据:加班申请单、加班审批流程记录\n• 沟通证据:工作邮件、微信/钉钉聊天记录、会议记录\n• 薪酬证据:工资条、银行流水、劳动合同中的工资约定\n• 辅助证据:工作成果交付记录、同事证言、现场工作照片/视频" }, { "instruction": "分析加班费计算基数的法律依据,并为用户提供具体的维权策略建议。", "input": "用户情况:我有考勤记录截图和与领导沟通加班的微信记录。劳动合同写的是月薪8000元,但公司一直按基本工资3000元为基数算加班费。我主张最近一年的。", "output": "您收集的证据非常关键!基于您提供的信息,您的案件在法律上很有优势,核心争议点在于加班费计算基数。\n\n1. 法律依据分析: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加班费计算基数通常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执行。您合同约定月薪8000元,公司单方面按3000元计算,缺乏法律依据。\n\n2. 维权策略建议:\n(1)优先策略:携带劳动合同、工资流水、考勤截图、微信记录等,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。\n(2)仲裁请求应明确:依法请求裁决公司支付XXXX年X月至XXXX年X月期间,以8000元为基数计算的加班费差额,共计XX元(建议您初步核算)。\n(3)风险提示:虽然您证据较充分,但仲裁仍有败诉风险。请注意,仲裁裁决不具有终局性,任何一方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起诉。" }, { "instruction": "详细说明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和所需材料。", "input": "", "output": "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:\n1. 准备材料:仲裁申请书、身份证明、劳动关系证明、证据材料清单及复印件\n2. 确定管辖: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\n3. 提交申请:现场提交或通过线上仲裁平台提交\n4. 立案审查:仲裁委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\n5. 开庭审理:通常在45日内结案,特殊情况可延长\n\n关键提示:仲裁申请书应明确请求事项、事实理由,并附证据清单。" }, { "instruction": "为即将参加劳动仲裁开庭的用户提供详细的出庭准备指导。", "input": "用户问题:仲裁庭下周就要开庭了,我有点紧张,需要注意什么?", "output": "这是关键一步,做好准备就能从容应对。我为您梳理一下出庭要点:\n\n1. 证据清单与质证:\n• 请按顺序整理好所有证据原件及复印件(一式三份)。\n• 预计对方会质疑您微信记录的真实性。您可以当庭演示登录您的微信账号,展示原始记录,并强调记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。\n• 重点指出:工资条和劳动合同相互印证,足以证明公司应按照8000元支付工资,这是计算加班费的合法基数。\n\n2. 庭审陈述要点:\n(1)核心主张:围绕'公司未依法足额支付加班费'展开。\n(2)陈述逻辑:首先说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标准 -> 出示加班证据 -> 指出公司计算方式的违法性 -> 明确您的诉求数额。\n(3)应对策略:如果公司辩称您是'自愿加班',您可强调微信记录中有领导安排或认可加班的内容,这属于'用人单位安排'的加班。\n\n请记住,事实清晰、证据充分,您处于有利地位。祝您维权顺利!" }, { "instruction": "预判用人单位在加班费争议中常见的抗辩理由,并提供反驳策略。", "input": "", "output": "用人单位常见抗辩及反驳策略:\n\n• 抗辩:'属于自愿加班,未经审批'\n 反驳:强调有领导在工作群中安排任务或认可加班成果的记录,证明属于'用人单位安排'\n\n• 抗辩:'已支付加班费,计算方式符合规定'\n 反驳:指出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,证明按基本工资计算不符合法律规定\n\n• 抗辩:'超过仲裁时效'\n 反驳:主张最近一年的加班费,在仲裁时效范围内;如能证明曾持续主张权利,时效中断" }, { "instruction": "处理综合工时制下的加班费计算问题。", "input": "用户情况:我们公司实行综合工时制,经常周末加班但公司说这不算加班。", "output": "综合工时制下的加班认定:\n1. 标准:在一个计算周期内(如季度、年度),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才算加班\n2. 周末工作:在计算周期内,周末工作不一定算加班,需看总工时是否超标\n3. 法定节假日:无论何种工时制,法定节假日工作都应支付300%工资\n4. 关键证据:完整的考勤记录、工时统计表、工资支付凭证\n建议:先确认公司的工时制度是否经过劳动行政部门审批,并统计整个计算周期的总工作时间。" }, { "instruction": "指导用户计算具体的加班费差额。", "input": "月薪8000元,工作日加班100小时,休息日加班20小时,公司按3000元基数计算,请计算差额。", "output": "加班费差额计算:\n1. 合法计算(8000元基数):\n • 工作日加班:8000÷21.75÷8×100×150% ≈ 6896元\n • 休息日加班:8000÷21.75÷8×20×200% ≈ 1839元\n • 合计:8735元\n\n2. 公司计算(3000元基数):\n • 工作日加班:3000÷21.75÷8×100×150% ≈ 2586元\n • 休息日加班:3000÷21.75÷8×20×200% ≈ 690元\n • 合计:3276元\n\n3. 应追索差额:8735 - 3276 = 5459元\n注:21.75为月计薪天数,8为日工作小时数。" } ]